最近手头边的一本书,是渡边淳一的《钝感力》,英文名叫The Power of Insensitivity(直译为不敏感的力量),告诫人们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即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个“不敏感”笔者更愿意理解为弹性,或者柔韧性。

东莞市谢岗天海弹簧厂总经理陈小燕
是的,这一期的《五金100人》要讲述一个跟弹性,或者柔韧性有关的创业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陈小燕,14年前她是一名制衣厂的女工,每天忙忙碌碌在生产线上,挨饿、晚上两三点下班是常事,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食堂的饭菜永远布满了星星点点的菜花虫。苦日子驱使她努力学习办公室软件,期待有朝一日离开这个地方。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业的念头在她心中滋生,在遇到那个他之后成为现实。
从制衣厂出来后,陈小燕应聘到一家小弹簧厂做文职,工作之余,对弹簧厂的生产操作流程也慢慢得心应手。偶然的一个机会,她结识到前来工厂调试的大师级师傅。在互相明白对方的创业想法后,2004年,他俩合资五万元的海通弹簧厂正式在东莞市黄江镇开业。
在技术管理到位的条件下,最关键的便是业务拓展。白手起家,起初基本上是靠陈小燕出去跑工厂、发资料拓展业务,但是询盘和订单都少的可怜。陈小燕害怕坐车,一上车便头晕想吐,因此给各大工厂发资料都是走路来去。就这样坚持了将近半年,但是工厂订单仍旧告急,每天只能吃豆芽和白菜,但是陈小燕不气馁,她从来不相信有命运一说,一直坚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无意的上网之中,她浏览到电子商务平台,发现里面有可以合作的客户,于是便拼命的发信息,手酸了软了也不停歇。曝光度提高,信息排名提升,开始有客户不断地找上门,负债40万的企业有了一线生机。
2011年年初,工厂扩大生产,厂名也由原来的海通弹簧改为天海弹簧。
“其实创业除了需要有勇气,还应具备应有的条件,在弹簧厂学会一个厂需要正常经营的所有步骤,技术高手具备杰出的技术条件。并不是空口说白话,一句我想创业就可以的。就算具备这些条件,也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还需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慧聪网《五金100人》栏目第38期之网商系列,我们走进东莞市谢岗天海弹簧厂总经理――柔韧陈小燕。
责任编辑:廖玉锦
初中毕业,勇敢担起家庭重担
怀揣大学梦的陈小燕,在家排行老二。由于父母在东莞经商,跟随父母上学的她,东莞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天有不测风云,小燕刚初中毕业时,父母生意惨败,手中仅剩区区两千元。为了全家的温饱,父母决定带着五个孩子回老家。在回去的前一个星期,妈妈含泪跟她说“小燕,我们在这里没办法呆下去了,很快就要开学,回到家乡我们连弟、妹的学费能不能交得上都是个问题,没办法让你继续读书……”
“看着妈妈伤心又而无奈的样子,我该何去何从?”曾经的小燕也像很多小女生一样,有着向往大学的梦,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那个梦对她而言是多么的遥远。
为不再让年迈的父母继续在外奔波,为了帮助解决膝下弟妹的学费,小燕把自己的梦深藏起来,迷茫、无助之后,她选择积极、坚强的面对,努力的工作,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制衣厂的车衣工。每当遇到困难时,小燕子都会对自己说,“为了弟妹,也为了我的将来,我要加油,别人能做的我也可以做到”。
责任编辑:廖玉锦
制衣厂无穷的加班,滋生创业念头
在东莞市厚街制衣厂上班,小燕做的是车工,开始学车线的时候,脚上稍微用的大力一点,就一下车过去,这样很容易车到手。庆幸的是教她的师傅很好,很有耐心。
当学会了车线,小燕被分配到车间专门车领口的地方。车间分工很明细,每个人车一个部位,看工人的手脚快不快,每次固定的工作量,必须车完才能够下班。如果车错线,或不达标准,那就需要自己把线全部拆掉重新车。在刚开始做这份工作时候,小燕车了一遍又一遍,挨饿和晚上两三点下班是常事。
没日没夜的车同一个地方,慢慢的人也开始变得麻木,感觉自己像一台机器,每天上班重复完成同样的动作,每天下班到宿舍倒头就睡。厂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小燕每天都有车不完的衣服,没完没了,就算是放假,前一天晚上也要加班到两三点,甚至到凌晨五六点。
除了加班让她印像深刻外,饭堂的菜也是“极品”,青菜里的虫子就像葱花一样,星星点点的布在上面。“每次我都不敢要青菜,平生最害怕的就是这些小虫子,如今要消化它们还不如饿死算了。”
制衣厂的工作虽然很苦,但是每个月除了底薪800元,小燕还能挣到不少加班费。两年多的时间,因为天天加班,伙食也不好,她越发消瘦,165CM的身高只有85斤左右。强大的意念驱使着她,一定要想办法离开这个地方。
小燕在上学时学习过电脑,对打字有一点基础,于是她在稍空闲时,便去外面学办公室软件基础。一方面,她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或者像爸爸以前一样自己做生意也挺好。另一方面,她只为一个信念,希望家人、希望自己比今天过得更好。
责任编辑:廖玉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