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中国安防 院企合作或是好方法

   2023-02-10 5680
核心提示: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的主题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活动中,天津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的主题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活动中,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林作为受邀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营企业最大的困惑是研发实力不够,没有大的研究院,不能做前瞻性的研发。国内安防厂家两万多家,群雄逐鹿的局面下企业很难生存,只有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逆境中生存发展”。

  行走中的中国安防行业

  中国的安防市场在前些年一直都处在鱼龙混杂的状态,平安城市建设让在华的中外安防企业出现了一次集体性的辉煌。然而,随着外资老牌安防企业的大量入驻,以及互联网、通信、家电、运营商等行业老牌企业的进入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提升了安防行业技术含量的同时,也将安防的准入门槛大幅提高,传统安防企业如何在新的江湖争霸中取得话语权?如何继续在新的安防江湖中释放自己的声音?

  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热炒,让中国的安防企业几乎在一夜之间调转风向标,同时,网络等一系列配套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民用市场的兴起,同样让用户需求向更高层次引导。而此时,安防行业传统的模拟产品面对新兴的技术洪流,勉强维持无所适从之际,已经有传统的安防企业首开先河,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以成立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大胆寻求突破,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蛰伏许久混乱许久,噬需突破的中国安防企业,开始了一次全面爆发,以几家龙头企业为首的安防企业亦早早开始寻求技术层面的突破之旅。海康威视开启云计算项目、大华模拟产品升级,以及更多的“安防小牛犊”也早早开始通过与大专院校或者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的方式寻求更高技术层面的突破。

  这对安防企业来说,不是一次华丽的转身,而是中国的安防企业在面临集体挫败、经历产品回炉风险之后,一次励精图治而洗却铅华和浮躁的自我提升。中国的安防市场也因为这一系列的萌动,而生机无限,与较早之前的混乱局面相比,中国的安防企业在混乱中更多了一份自信和自省。

  成长的烦恼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安防也成为高速发展的产业之一,然而,与高速增涨的安防总产值相伴而来的是中国安防企业成长的烦恼,对于国内多数安防企业而言,这些烦恼如同锋芒在背,核心技术缺乏创新(几乎没有核心技术)、产品结构混乱、定位不清、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产品同质化严重等是中国安防企业的最沉重的几大软肋,严重制约着中国安防企业的发展壮大。

  犹记得发生在中国安防行业的一系列成长过程中的尴尬事件。2002年,海康威视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音频压缩板卡DS系列被大规模仿制,自此,海康威视踏上了法律维权的道路,其先后聘请了7位律师,花费数百万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进行了法律诉讼,最终以侵权厂商赔偿海康威视公司并承诺不再仿制,调解结案;2007年,摩托罗拉对广州威而威提起诉讼,原因是这家公司生产的型号为VEV3188的双向对讲系统涉嫌侵犯摩托罗拉的设计专利;2007年山西专利发明人梁坚平状告七家安防企业侵犯其专利案,被业届称之为“2007年中国安防知识产权第一案”;2009年卡默莱发布《“CAMERAY”品牌产品维权严正声明》;以及 “艾礼富被仿事件”、“精工之乱”,包括索尼等各大品牌都没有逃脱被仿冒的阴影。中国安防企业一直在混乱中前行,仿冒中成长,产品从来没有摆脱同质化的阴影,在暴利诱惑下,假冒产品无孔不入的渗透到整个中国安防行业,已经成为中国安防行业发展的掣肘。

  业内人士这样表示,“制售假冒产品无需支付产品技术的研发费用、广告费甚至税费等成本,加之假冒产品成本极其低微,同正规安防品牌相比,所能获得的利润巨丰。而仿冒者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行为,使许多花大量金钱和心血培养知名度的品牌企业因为产品被仿冒,品牌受到巨大伤害的同时,用于研发的资金链也很可能衔接不上,这已经不止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

  要在“量与质”之间寻找破局之道,对没有核心技术的中国安防企业而言,显然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渡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