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县域中小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充分认识开展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绩效考核不是为了制造员工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的长处和短处,以扬长避短,进而有所改进和提高。
绩效考核要以尊重员工的价值创造为主旨,它虽是按行政职能结构形成的一种纵向延伸的考核体系,但也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考核者必须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核者,赢得广大员工的支持,使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形成一个良好的考核环境。
同时,还可以借助纵向延伸的考核体系,在企业中形成价值创造的传导和放大机制。(相关文章推荐: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现代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分析 )
(二)制定绩效考核的目的与原则
首先了解工作绩效,考核目标体系的可实施性,为选人、用人、评人、激励人提供依据;完善组织工作,为职位变迁提供依据;为分配体系的落实提供依据;为进行人力资源规划、财务预算和经营提供信息;为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监督检查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进程与成效。
在考核原则上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开、公平、科学,真实、准确;民主与集中相结合,责、权、利相结合,考核方法要科学、可行,考核周期要适当,考核计分要合理,考核结果要反馈,考核人员要合格、到位,考核要规范化、制度化。
(三)利用定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将企业盈利状况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质量状况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款率,债务风险状况指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经营增长状况指标(销售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引入评价指标体系,参照行业标准对比评价,应用功效系数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判;
从非定量指标来看,从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入手,对照行业标准,对企业管理绩效进行分析评议;最后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评判,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