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差的不是钱

   2023-02-10 互联网6330
核心提示: 我们今天谈创业板,它远远不只是融资的问题。9月17日,21世纪成长企业峰会暨北京成长企业推介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创业资本研



  “我们今天谈创业板,它远远不只是融资的问题。”9月17日,21世纪成长企业峰会暨北京成长企业推介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创业资本研究中心主任陈琦伟教授认为,创业板是一个信号,它告诉公众,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够成功,才能够最后走到创业板。

  2005、2006年以来,中国VC、PE市场的发展日趋火热,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萧条,但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回暖的信号一再敲动人们的神经。“市场上的VC、PE太多了,好的项目总是引来一窝蜂的资金。”

  在陈琦伟看来,“对中小企业来说,最缺的不是钱。”他认为创业企业的成长是一个从私人企业走到公众性的过程。创业之初,企业的个人化色彩非常浓厚,很多想法是很私人的想法,包括商业模式也是私人的事情。但是如果企业要快速成长,就需要外部资源更有效的支持,包括人才、资金、相关资源等等更有效更快速的流入。

  “这就需要企业成长的架构发生变化,不变化就容纳不了外部资源的进入。”中小企业一方会本能的认为自己缺钱,但拿着钱的一方却不这样看。不是因为你缺钱要给你钱,而是给你钱以后我要得到什么收益,这个收益能够有什么保障。对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形成、调整、表述自己的商业模式,怎么跟战略伙伴沟通,公司治理架构要怎样搭建,这些问题或许比拿到资本更为重要。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业板的推出就不仅仅是能拿到钱的问题。陈琦伟认为,创业板对中小企业成长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信号。

  “中国经济结构要调整,不光是产业的调整。企业组织形式的调整我认为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就是中国需要新的企业,这些新型的企业是建立在法律合同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还有很多灰色的**。”

  陈琦伟认为这也是PE、VC能带给企业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钱,还包括如何让企业聚焦主业,把商业模式聚焦到最擅长的地方;怎样跟战略伙伴进行沟通,熟悉新的游戏规则,同时还要使企业有效的吸纳这些理念。

  “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使得企业知道,做什么样的企业是正确的企业,什么样的企业是能够长大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