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盈”在存货驱动成本法

   2023-04-12 互联网4040
核心提示:【编者按】2011年8月,HP决定放弃缺乏活力的PC业务,但HP曾经创造的PC辉煌令人难忘,胜利法宝之一就是存货驱动成本法,早在97年



【编者按】

2011年8月,HP决定放弃缺乏活力的PC业务,但HP曾经创造的PC辉煌令人难忘,胜利法宝之一就是存货驱动成本法,早在97年惠普就在控制PC成本上动足脑筋。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如今,激烈的价格战使得过去一些微不足道的成本变得至关重要。惠普公司在实践中发现,除了传统的存货成本以外,企业中还隐藏着不少与存货相关的成本项目。凡是属于利润率低、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容易过期或者销售季节性强,并且需求无法预测的企业,都应当跟踪和了解与存货相关的各项成本——存货驱动成本(inventory-driven cost)。

1997年,为了使个人电脑业务在成本上更具竞争力,惠普对该业务的总体成本结构进行了全面彻底的分析。他们发现,存货过剩是个人电脑成本过高的主要因素。例如,1995年与存货相关的成本竟然与PC业务总的运营毛利持平。而且,传统的成本计量法并不能跟踪所有的存货驱动成本,其中的成本项常常与其他成本项目混在一起,散落在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在不同的时间按照不同的会计准则入账。

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只能跟踪“存货持有成本”(holding cost of inventory)这个传统项目,但是在惠普,持有成本占存货驱动成本的比例还不到10%。惠普的PC业务中实际上还存在以下四种存货驱动成本。

元部件贬值成本 这项成本在惠普的存货成本中占到的比例最高。微处理器芯片和内存等关键元部件一般具有降价快、降幅大的特点。惠普在供应链的多个环节上备有库存,元部件价格每下跌一次,各个环节上就要遭受一次贬值所带来的成本损失。

价格保护成本 如果惠普在产品已经被运送到经销商那里后再宣布降价,它就必须向渠道合作伙伴补偿一定的产品差价,以保证后者不至于亏本销售那部分没有卖出的产品。由于产品的贬值速度很快,渠道伙伴持有的这部分没来得及销售的存货,使得惠普面临巨大的价格保护风险。

退货成本 分销商可以将未售出的商品以进价退还给生产商。退货不仅要发生运营成本(运输、搬运、产品复测等),而且还会拉长产品到达最终用户之前在供应链中所花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惠普的产品贬值风险和存货财务成本。

产品淘汰成本 产品在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冲销是这类成本中最显而易见的。此外,产品淘汰成本的另一种形式,是为即将停产的产品提供的销售折扣,以及为了清仓销售而发生的促销成本。

在惠普的PC业务部中,移动计算事业部(MCD)是第一个在制定战略时把各种存货驱动成本考虑进去的部门。1998年,在重新设计供应链之前,该业务部卖出的每台机器都是亏本的。年复一年,管理人员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措施来改善赢利状况,其中包括降低原材料成本、控制运营费用,以及开发新品来增加销售收入等等。1998年,它放弃了原来的两步供应链结构,改用单步供应链结构,当年即实现盈亏平衡,并在1999年扭亏为盈。这一方法很快在惠普各个业务部进行了推广,并在全公司形成了一套统一的成本计量标准。

存货驱动成本法使得惠普对价值链的管理更为精细化,同时也优化了惠普供应链的各项决策,使得惠普能够在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