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营销”:被异化的营销生态

   2023-02-10 互联网6120
核心提示:  家电促销本来是很平常的市场营销手段,但是在暴力营销的阴影下,却变得血腥狰狞。2010年9月29日,安徽巢湖安德利卖场中,为



  家电促销本来是很平常的市场营销手段,但是在“暴力营销”的阴影下,却变得血腥狰狞。2010年9月29日,安徽巢湖安德利卖场中,为做“国庆大促销”,格力员工和美的实习业务员强大伟发生冲突,强大伟被击倒身亡。

  这一极端事件,让“暴力营销”的恶果尽显。2010年,无论是针对伊利的网络攻击,还是360与QQ之间的蛮战,都反映了我们的商业竞争到了更加激烈的阶段,而商业秩序、商业竞争规范亟待强化和制定。否则“以暴制暴”,将在商战中愈演愈烈。

  在业界人士看来,“暴力营销”的诱惑在于,它能以低成本对竞争对手造成重创,来换取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在于,它手法隐蔽、阴暗,用公关公司之手来完成整个计划,即便败露,也无迹可查。

  最终伤害的是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企业生命力的丧失,是商业文化的沦丧。商业竞争必须从“丛林法则”向法律规范过渡了,刻不容缓。

  营销凶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自然就离不开争夺。

  2010年的中国商业市场,就这样充斥了明争暗斗、硝烟弥漫。蒙牛与伊利的“陷害门”、360与腾讯的“窥私门”,美的与格力的“变频门”……那些商战在2010年有向“深水”进军之势。它们已经跳出传统的“价格战”、“渠道战”等实体对战,开始向后台运营、品牌推手、网络营销发力。

  这种商业模式被称为“暴力营销”,用意在打击竞争对手之时来扩张自己的地盘。不过这些原本隐于地下、为人所不知的暗战却在这一年中逐渐明了,走上前台,在激烈对峙、互相揭短的过程中,这些企业们也最终商誉受损、两败俱伤。

  中国的企业怎么了?

  “艰难的决定”?

  360与腾讯的“3Q之战”是岁末最为引人关注的商战。

  2010年11月25日,腾讯起诉360案并没有如期开庭,有消息说,主要因为双方的证据不足而导致延期,目前尚无具体时间表。不过,一位了解此案情的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双方延缓开庭主要是工信部从中调解所为,“作为主管部门,他们不希望这件事越闹越大,而是希望和解”。

  12月10日,腾讯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承认了政府部门调解一说,他说,由于政府施加了压力,不得不给一个面子,双方在进行会谈,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进展,“如果要打官司的话,我们的证据很充足,胜券在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9月27日,360安全卫士推出个人隐私保护工具“360隐私保护器”,360实际控制人周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