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行为大盘点

   2023-01-12 互联网6900
核心提示:岁末年初,不仅有十三薪和年终奖的欣喜,也有因无法抑制地回顾与展望而带来的烦躁。过去的一年做了什么?很多人会有碌碌无为的挫



岁末年初,不仅有十三薪和年终奖的欣喜,也有因无法抑制地回顾与展望而带来的烦躁。过去的一年做了什么?很多人会有碌碌无为的挫败感。一位使用黑莓的高管将这种挫败感归咎于无效行为。对于他连上厕所大解时都要随身携带的黑莓,他有以下抱怨:“每天,每年,不知要输入多少个诸如‘Thanks for your E-mail.'或者‘Best Regards'之类的废话。”在这位惜时如金的商务精英看来,这些彬彬有礼的客套话除了白白浪费时间之外,简直毫无用处。但展望明年,他决定继续这项毫无意义的无效行为,仅仅是为了避免给人一个傲慢无礼的形象。

有位同行在MSN上跟我探讨“独占性”和“分享性”的商业模式问题。根据他的观察和研究,与网络相关的项目,比如热门的搜索引擎类、或视频门户类的项目是属于依靠分享资源来获利的模式,而金融领域的基金募集之类则是靠独占资源来获利。具有哲学探讨价值的是,这独占和分享在某种程度上角色又可以相互转换……为了把他的心得阐述清楚,他至少在键盘上敲了十五分钟的字,并且意犹未尽,约我下次喝茶时继续论述。上述过程中,在我们两人之间至少发生了三种无效行为:一是他的胡思乱想的过程;二是他对自己胡思乱想成果的阐述;三是我对他胡思乱想成果的认知过程。这还没算上尚未发生的第四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