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异的“企业文化”

   2023-01-12 互联网7530
核心提示:但凡像个模样的企业,没有不口口声声要搞文化建设的。侃爷们有高屋建瓴的理论素养,大抵会说,搞公司光赚钱不讲文化,俗;职业经



但凡像个模样的企业,没有不口口声声要搞文化建设的。侃爷们有高屋建瓴的理论素养,大抵会说,搞公司光赚钱不讲文化,俗;职业经理人则更加有实践精神,知道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才能把企业的人力资源盘活。

文化,关键还是在一个“化”字上。以前是什么料并不重要,只要进了“文化”的标准化流程,出来的人都是一个模样。

在一家公司,老板的助理,无论男的女的、白皮肤黄皮肤、26岁还是62岁,全都记忆力超人,做事的时候轻重缓急条理分明,并且像个检索器,哪怕需要3年前的文件,他们也能在10分钟之内搞定。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在就职一个月后提出过辞职,并无一例外被公司挽留。公司或许不了解这些来来去去的助理们,但公司了解我的老板。被他天天呼来喝去,挨了一个月还不辞的,一定是超人。咬着牙留下来的助理,经过数月的煎熬,就变成了标准化机器人。

时间长了才知道,原来此公司企业文化就是盛产此类“炼钢老板”。他们大多是近四十岁的单身,经济优越,无牵无挂,以事业为命根的狂人。外面所有的粗人笨人,一旦上了他们的炼钢流水线,个个聪明伶俐。最绝的是,这个老板跳槽了以后,来了个新的,竟比这个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文化”的牵引力多么强大。

一家网络公司也很有意思。里面出来的人,个个口若悬河,能说会道。但做起事来全都拖泥带水,没一个利索的。后来才知道,他们的老板当初就是靠三寸不烂之舌搞来了一大笔钱,十分得意。可惜类似的锻炼口才的机会并非每天都有,于是他每天下午在公司演讲,过足了嘴瘾。在老板的带头下,公司上下掀起“演讲与口才”的高潮,人人都是引资精英。至于“做事”这种低端的事,哪里还有人看得上?

以前我工作过的一个文化机构,则大量出产品德不端的人。有的人“太娇媚”,有的“太圆滑”,有的则“太贪钱”。现在娇媚的圆滑的贪钱的都攀高枝去了,剩下的吧,老板又嫌人家笨,是“没地方去才呆在这里的。” 所以这里的文化就是,外来的和尚永远是最好的,留下来的永远是蠢才。

(作者电子邮箱:from9to5@163.com)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