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在影楼工作过的化妆师对我说,有电视台邀请她做节目嘉宾,揭秘婚纱摄影行业的乱收费黑幕。尽管电视台答应可以戴面具,可以不出正面形象,并且有挺不错的报酬,化妆师想了想,还是拒绝了。原因是:尽管我现在不在影楼工作了,但那个小圈子的人都认识我。就算不出正面,人家也会认出我,以后在这行还怎么混啊。
我觉得她做了正确的选择。一旦她成为行业的“揭秘者”,便从此站在了行业的对立面,成了行业的叛徒。如果她还完全没有准备好在其他行业另起炉灶,是得担心一下“以后怎么混”。但我不觉得电视台在这里面有什么错,尽一切努力请到对节目有价值的人,是电视台份内的事,但来不来,是你的决定,没有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
我也遇到过化妆师遇到的事。以前我写过一篇“不倒翁CEO”,文章里提到一位中国区总裁十年内换了四家公司。马上就有媒体找到我,希望我提供这位CEO的名字和身份。我当然不会给,给了以后我还能指望再采访到这位CEO吗?但这位寄希望于从我这儿得到名字的媒体人也算尽职,大概他们打电话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我是否是“楞头青”吧。
想做“楞头青”,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比媒体或电视台给的钱多很多。我亲眼目睹过中国某明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