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北京大三学生在来信中说:“今年我21岁,还没满。可谓年轻力壮。在HR眼里更是可以出差,干活,挣钱的好手。我的专业是会计,很多毕业生都去了事务所。我们这一行加班是出了名的,HR对男生的青睐可见一斑。在一次双选会上,一法资某事务所的HR看到我,交流后直言:啊,好啊,我们就喜欢你这样的年轻小伙……”
有意思的是,这位受青睐的年轻小伙不仅没有沾沾自喜于HR的青睐,反而对这种疑似“出卖体力”的工作邀约产生了质疑。他继续写道:“她要我9月直接去工作,5k一个月。我没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给我的印象,感觉他们缺人,尤其是男人,去做牛做马,干活。”于是他突然觉得很悲摧:“这让我心里挺难受的。现在,我们年轻,有人要我们,因为我是男生,不用休产假,可以加班,能出差,干活。可我也会老去,也会‘奔四’。那时候职场就不要我了吗?”
这封来信让我强烈地意识到,时代变了。90年代末,如果在“事务所”工作的人提起没日没夜的加班,脸上一半是辛酸,一半是矜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