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风俗琐谈(2)

一夜惊吓

出行 过去人多步行,赶集上店,肩膀上搭个钱叉子,前后两袋,中间有叉口,可放钱可放物品。运重物或送人则推独轮车(也叫钱车子),或者用牛车(也叫太平车、大车)。遇雨天泥路,不得已,还有用拉农具的拖车(近似于东北爬犁)。解放后,平板车(架车)多起来,独轮车被淘汰。再后,农用机动车大量进入农村。自行车,文革前后还不太多,改革开放后多起来,现在又兴起了摩托车、电动车。

交往 走亲威,看朋友,多习惯带点礼物。礼物的数量和质量也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早此年只带一二斤麻花、几根油条即可,或者10个、20个鸡蛋、几斤糖,或者几瓶水果罐头,或者2斤饼干,而现在多为整箱的牛奶食品、酒等。走亲威、看病人只在上午,忌在下午,清明节前数日因属上坟祭扫阶段,一般都尽可能注意少走动。在交友上,过去多有磕头拜把子,认干亲等现象,现在的“战友联谊会”、“同学联谊会”为主要交际圈,这些既有政治上互相支持,经济上互相帮助等目的外,也有面子上的考虑。

娱乐 过去农活多,娱乐少,只有阴天下雨,不能下地干活,农民才能在家来来骨牌,或在外边湿地上下马儿(四马、六洲等)。在人多的地方,有人会鼓动儿童、青少年去摔跤或“斗鸡”(两人单腿独立,用另一膝盖对顶)。后扑克牌、麻将渐兴。农村曲艺类节目,首推唱大鼓,也叫说书,其次还有坠子、清音等。戏剧有梆剧、泗州戏。新中国成立后,县城有戏园、电影院,农村则经常放映露天电影。再后还有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等。

婚嫁 旧时婚姻,一般都是至亲或乡邻牵线,媒人介绍。男女双方初步同意后,即由男方正式延请“四大媒红”出面说事,协商婚前事宜。正式媒红须男性,一般为媒婆的丈夫,与女方说话得力方便者,在当地德高望重,有面子的人。

从提亲到迎娶,中间还有许多繁縟的礼节形式,如谢允、传书、择吉、过轿等。谢允即男方备谢允贴,由媒人送与女方家中,贴内表明对女方的仰慕对女方家长的感谢等。传书,即交换庚贴、合年命,正式订婚。男主宜备着饰,布匹等彩礼,女方则答以书籍、帽子等物品。择吉,当地俗称“要”,即确定结婚日期。日期多以带“六”的双日子为吉利,个别也有用单日子的。以上仪多为男方请媒人给女方家送礼,除彩礼外,还有猪肉、酒、糖、粉丝等“四束礼”。

内容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