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乡村的庭植习俗

未了情

潮汕乡村的庭植习俗

潮汕民间习俗,住宅院内和村前屋后都要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这既有“驱邪”、“镇宅”的作用,又有绿化家园、美化环境之功能。但是,村前屋后不同的地方究竟要种上哪些不同的花草树木则有严格的讲究,不能乱种,从而形成了潮汕地区独特的庭植习俗。

潮汕村屋的前面要种的植物是榕树,后面种的是竹子,俗话“前榕后竹”即是谓此。另外,有的屋宇前面也可种植龙眼、番石榴、仙草、大刺等草树。

潮汕村前屋后种上这些花草树木有二大好处:一是从实用意义上看,榕树高大茂密,郁郁苍苍,大如凉伞,能给夏天来到树下乘凉的人们带来凉爽舒适。村后种植的竹子则可挡住冬天南下的北风,有利于防寒;夏天则能挡住蚊子,使它们不能进入大院之内。番石榴、仙草是潮汕人心目中的吉祥草,能驱除邪气、逢凶化吉,举凡红白喜事、节庆习俗等场合经常要用到它们,因而在屋前种上这二种植物,十分有利于人们就地取材。村前种植榕树、龙眼、番石榴,村后种植竹子至今仍是众多潮汕乡村的绿化格局,有的乡村的榕树的树龄甚至已达一二百年之久。二是从寓意上看,榕树潮汕人习惯称之为“成树”,“前榕”寓有“前途光明,有所成就”之意:“竹”谐音“足”,“后竹”也即“后能富足”;龙眼又叫桂圆,含有“吉祥团圆”之意;番石榴多子;寓意多生贵子,这些都寄托了潮汕人的美好祝愿。

潮汕乡村虽没有像北方地区“前不种桑,后不植柳”那样严格的庭植禁忌,但也有本地区的禁忌习俗,如屋宇前后忌种苦楝(俗称苦耐),因苦字当头唯恐不吉利;忌种桃树,据说桃树容易成精,蛊惑男人,徒生灾祸,另桃谐音“逃”,有“逃亡”之嫌,不吉利;忌种香蕉,因“蕉”谐音“招”,也即“招赘”、“招入”,这一特殊婚俗潮汕人认为是十分不体面的事。

潮汕人向来重视村前屋后的绿化工作,这既是美化家园的行动,也是潮汕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至于在庭院之内的天井,走廊等处要种上哪些花草,则视主人的兴趣与爱好而定,一般没有什么严格的讲究。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恒硕桑
  • 趣闻 梓熙酱
  • 趣闻 九个黄昏
  • 趣闻 玉轩酱
  • 趣闻 冷桃
  • 趣闻 薄荷绿姑娘
  • 趣闻 嘉言
  • 趣闻 無須問
  • 趣闻 冬夏君
  • 趣闻 经纶酱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