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机的条件
(1)原发病已经消除或基本控制。
(2)肺部感染基本控制,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咳嗽有力,自主呼吸较强。
(3)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稳定。
(4)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早产儿尤其要注意)。
(5)当FiO2<0.4,PaO2>50-60mmHg。
(6)在辅助通气情况下,使用较低的通气条件,而血气指标正常。
小儿呼吸机的撤机条件、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撤机的方法
(一)通气方式
1. SIMV
SIMV为最常用的脱机模式。呼吸频率为原来频率的1/2一1/10,一般新生儿为20次/min婴儿为15次/min、儿童为8一12次/min。然后,逐步减少机械通气的频率,直到完全变成自主呼吸。
2. SIMV+PSV
SIMV + PSV也是常用的脱机模式。随着自主呼吸的增强,逐步降低PSV的支持水平。
(二)自主呼吸能力的锻炼
自主呼吸较强,一般情况较好的小儿改用辅助通气方式后,用4一6h的时间逐步降低通气条件,检查血气指标正常,就可以停机。
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可于脱机前12一24h改用SIMV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为了避免呼吸肌疲劳,在进行一至数小时的锻炼后,可再改回控制通气。
(三)CPAP过渡撤机
逐步降低CPAP水平和氧浓度,观察自主呼吸和血气指标,如果维持较好,即可停机。
三、拔管注意事项
(一)拔管的指征
(1)上呼吸道的梗阻基本解除。
(2)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引干净,患儿的痰液量明显减少,感染得到控制,咳嗽有力。
(3)自主呼吸规则,有足够的通气量,不给氧后无明显的呼吸困难和发给。
(4)患儿的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稳定。
(5)满足脱离呼吸机的条件。
(二)拔管和拔管后的护理
1.拔管时的护理
(1)拔管前4h内不进食,并吸出胃内容物。
(2)拔管前1一2h,静脉给予地塞米松(0. 5mg/kg体重)或氢化可的松(5mg/kg体重)。
(3)充分拍背、吸痰,吸引口、鼻、咽的分泌物,连同吸引管将导管拔出。
2.拔管后的护理
(1)拔管后应立即吸氧,吸氧浓度可比原来高5%一10%。如发生严重缺氧,可立即进行鼻塞CPAP通气。
(2)保证上呼吸道的通畅。
(3)拔管后禁食8一12h0
(4)拔管后24h,适当控制液体的输人置。
(5)拔管后1一2h后复查血气。
(6)拔管后3天内定时为患儿做雾化治疗,并做翻身、拍背、吸引、变换体位。
(7)尽量避免使用有呼吸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确要使用,要减少其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