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已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有很多青年人甚至是青少年都出现了听力下降的情况,变得好像“聋”了起来。寒假期间,诸城中医医院就接诊了一位大学生患者,他年纪轻轻,听力却下降得厉害。
陈刚(化名)在济南一所高校读大三,今年寒假期间,在家里休寒假的他因突然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感觉自己越来越“聋”了。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诸城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经过听力筛查,医生发现陈刚出现了4000Hz以上高频区的听力损失。经询问病史,发现他从上大学开始迷恋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而且喜欢戴耳机听音乐、听英语听力。中医医院副院长、耳鼻喉科主任李佳枫告之,他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原因正是长期佩戴耳机的后果。
对此说法陈刚有所质疑,他说因怕影响听力戴耳机时都会把音量调到很小。李佳枫解释,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过量的、非噪声的刺激也可以引起耳蜗损害,造成噪声性听力下降。其原因可能是耳蜗器官受到长期、过量的刺激后,细胞组织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其末梢感受器损害。发病一般在频繁使用耳机5~10年之后,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迄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实验证明:过量刺激不仅仅首先损害4000Hz这个频率,也可以损伤其他高频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由于受损的是高频区的非语言频率区,因而受损者常无自觉听力障碍,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该部分听力受损者常伴有耳鸣,有的呈金属撞击声,有的为喷气声,有的为铃声等。
李佳枫提出了两项建议。一是减少接触、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 的爱好者;二是个体防护,参加噪音活动时要注意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