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贸易网2013年4月16日网讯】
在杭州,平均每人每个月大概能产生40公斤的垃圾,而处理垃圾的方法均采用填埋的方式,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降解,也需要巨大的空间,这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环境负担!
在杭州江干区九堡镇的浙江省大学科技园内的杭州赛龙化工有限公司,他们经过反复研究,最新研制出了“丁二酸无隔膜电解合成清洁生产工艺”,可以使垃圾降解提高速度、提高效率。原本需要3个月的填埋时间才能开始降解的常规“可降解塑料”,在填埋2周左右即开始降解。更神奇的是,最长3个月,可以达到100%完全生物降解的效果!
据了解,这项工艺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它不仅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而且即将投产。
赛龙公司董事长马淳安,同时也是浙工大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从事化工领域学术研究已长达35年。他向记者说明了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丁二酸无隔膜电解合成清洁生产工艺的科普。
马淳安告诉记者,通俗地说,采用这种工艺,可以生产出纯度高达99.5%的丁二酸,而且生产全过程无污染。而丁二酸的应用领域很广泛,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于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PBS,正好解决了未来我国对丁二酸的需求高,并且生产能力不够等问题。
丁二酸清洁电化学生产技术是马淳安团队早在1995年就研发出的第一代成产技术。马淳安说:“从设备上讲,当时国际上所有电解都需要隔膜,我们搞了创新,叫无隔膜电解。电解没了隔膜,不仅减少生产成本,生产难度也会降低,隔膜本身也会产生电阻,因而消耗能耗,我们搞无隔膜,就改善了这一问题。”
如今的丁二酸清洁电化学生产技术已经是第三代了。马淳安介绍说,第三代的好处在于:一次性生产的丁二酸纯度高达99.5%。原先,生产一吨丁二酸,需要排放15吨废水和175立方米的酸雾,也就是废气,现在的第三代,实现封闭式生产,全程无污染,废水被循环利用,作为配料实现N次添加,而废气也经过水洗,净化为氧气排放。按实际投产效果看,每生产1吨产品就节约电能600~900度电。
这对于目前可降解塑料比普通塑料需求大的市场来说,市场前景十分广。

